【
儀表網 儀表研發】12月29日,質量技術監督能力提升專項項目――“水
流量裝置低流量及流場測量能力的完善”驗收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評審組由來自高校、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等相關領域的7位專家組成,評審組組長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樊尚春擔任。
圖一 會議現場
項目負責人、熱工所流量室研究員孟濤代表項目組匯報了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項目建立了1套基于動態質量法的微小液體流量
標準裝置,其最小流量達到100nL/min,使我國液體流量計量首次進入“nL量級”,達到國際同類型標準主流水平,裝置測量范圍寬,覆蓋了7個數量級,最佳不確定度優于0.1%(k=2),與現有水流量基準裝置的下限實現了對接,完善了我國的液體流量量值溯源體系;項目還建立了1套基于粒子圖像測速(PIV)技術的管道3D流場測量系統,其具有一體化結構設計、使用方便等特點,拍攝圖像質量高,它將被應用于開展實際工業現場流場對流量計性能影響的研究,為提高流量儀表的技術水平及在實際使用中的準確度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
(a)微小液體流量裝置 (b)3D流場測量系統
圖二 項目完成的主要裝置
評審組觀看了新建裝置的展示,并進行了質詢與討論,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評審組在對項目的完成情況予以高度肯定的同時,對新建裝置能力的進一步拓展、系統的標準化以及實際應用的挖掘都提出了良好的建議。(文/圖:孟濤、李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