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球的云計算技術不僅帶動了軟件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逐步成為平板電視領域的主角。據預計,2012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72億美元,到2015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768億美元。當前,電視機正逐漸IT化,云計算技術成功應用于電視機領域是彩電業的一次全新革命。
在這種情況下,云電視應運而生。近兩年,在國內彩電廠商的帶動下,智能電視和云電視成為彩電市場新的贏利增長點。為了迎合消費需求,彩電企業紛紛根據自身對“云”的理解設計出電視新品。然而,彩電功能不斷升級和應用軟件日益豐富都難以掩蓋智能電視和云電視尚無標準之痛。
由于對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的理解不同,廠商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統和內容接口,這使得不同品牌之間的智能電視應用不兼容,市場無法達到統一。因此,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產業亟待建立標準框架及各相關環節的標準,以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如今,新一代電視國家標準尚未出臺,但是終端企業已先行。在2011年推出《智能云電視行業推薦標準》后,TCL日前又與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怡康等機構聯合發布了《智能云電視行業推薦標準2.0》,從智商評測、應用、系統、平臺、生態系統、硬件、3D共7個方面對云電視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和規定。
目前,音視頻和多媒體標準委員會所制定的部分智能電視標準已經到了報批稿階段,企業對以上標準的制定也提出了不少建議。雖然TCL主導制定“智能云電視”標準屬于企業行為,但是這對我國相關標準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智能電視和云電視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終端企業參與,以實現不同品牌之間終端產品的互聯互通,共同推動行業規范發展。